您的位置:

常用配穴方法有哪些?

2022-08-05
来源:求医网
  1.远近配穴

  远近配穴是局部取穴和远部取穴相结合使用的配穴方法。腧穴都具有“腧穴所在,主治所在”的作用,局部取穴即围绕疼痛所在的肢体、脏腑、组织器官就近选取腧穴。远部取穴是选取远离病变部位的腧穴,这些腧穴多在四肢肘膝以下部位。局部取穴直接作用于病,而远部取穴用以通畅经脉之气,经气得通则阴阳可调,虚者可济,滞者可行。如天突配合合谷可以治疗哮喘;中脘配足三里治疗胃痛;风池配合落枕穴治疗落枕;太阳配合太冲治疗目赤肿痛;肺俞配合列缺治疗咳嗽;百会配气海治疗子宫脱垂;天枢配合上巨虚主治过敏性结肠炎;气海配合太冲治疗月经过多。

  2.上下配穴

  “上”是指上肢和腰以上部位,“下”是指下肢和腰以下部位。上下配穴就是取上半身穴位和下半身穴位配合应用的方法。即“病在上者下取之,病在下者上取之,病在头者取之足,病在足者取之腘”。此法在临床上运用较广。例如取上肢的内关和下肢的公孙穴治疗胃痛;取上肢的支沟和下肢的照海穴治便秘;取上肢的合将和下肢的内庭穴治咽痛、牙痛;取上肢的神门和下肢的三阴交治疗失眠;取上肢的合谷和下肢的复溜穴主治盗汗;取上肢的合谷和下肢的解溪穴治眩晕。

  3.前后配穴

  又称“腹背阴阳配穴法”。胸腹部为前,背腰部为后、此法是取胸腹部和背腰部腧穴相互配合应用的方法。前后配穴多用于治疗五脏六腑疾患。方法有二。一为俞募配穴法:例如取腹部的中脘(胃的募穴)和背部的胃俞(胃的背俞穴)治疗胃脘痛;肺俞配中府治疗肺部疾病;厥阴俞配膻中治疗心胸疾病;肝俞配期门主治肝、胁肋疾患;脾俞配章门治疗脾脏疾病;三焦配石门治疗水液代谢的疾病;肾俞配京门主治肾及生殖系统疾病等等。一为非俞募配穴法:如取腹部的上脘、建里和背部的胃仓、脊中治疗胃脘痛;肺俞配膻中治疗气虚咳喘;命门配中极治疗遗尿;肝俞配中脘治疗肝胃气痛。

  4.左右配穴

  左右配穴是指人体一侧的经脉循行部位上发生疾病时,不仅取该侧经脉上的腧穴治疗,同时还选用对侧经脉上的相应腧穴配合治疗。此法在临床中应用非常广泛。十二经脉在人体的循行是左右对称的,又有左右交叉的特点,因此经络在人体之左右保持着相对的平衡。在病理情况下,如果一侧虚而不足,另一侧就显得实而有余。反之,如果一侧实而有余,另一侧就显得虚而不足。这就可以用左右配穴法来补虚泻实。此法对于治疗头痛、牙痛、风湿痹痛、扭伤以及面瘫、半身不遂常有独到之效果。

  左右配穴法既可以左右交叉取(左病取右或右病取左),也可以左右对称取(左右同取)。例如:对于单侧面瘫可取同侧地仓、颊车和双侧的合谷;对于偏头痛,可取同侧太阳、率谷,配对侧外关、足临泣;对于偏瘫,多数情况下是针患者同侧腧穴,但亦有针双侧腧穴治疗者,且在患侧肢体感觉过敏,痛阈下降的情况下,还可单取健侧腧穴调节左右气血,促使经络平衡。

  5.表里经配穴

  本法是指相表里两经中的一条经脉发生病变时,同时取这两条经脉上的腧穴配合治疗的配穴方法。该法是以脏腑、经脉的阴阳表里的关系为配穴依据,取其阴阳互济,表里相通。方法有二。一为原络配穴法:例如,取足厥阴肝经之大敦穴和足少阳胆经之光明穴治疗目赤肿痛,大敦是足厥阴肝经的原穴,光明是足少阳胆经的络穴。一为非原络配穴法:如取足阳明胃经的天枢穴和足太阴脾经的三阴交穴治肠燥便秘。

  6.同名经配穴

  同名经配穴是根据“同气相求”的原理,取手足同名经脉上的腧穴配合应用的方法。此法的理论依据是手足同名经经气交会灌注,如,手足同名阳经之经气在头面部相交会,手足同名阴经经气在胸部相交会。例如取手少阴经的神门和足少阴经照海治疗失眠;取手太阳经的后溪和足太阳经昆仑治疗后头痛;取手阳明经的合谷和足阳明经内庭治疗牙痛。